字的五行如何算?
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是古人为了研究自然现象,把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分为五大类并赋予这五大类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具体讲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红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声:宫商角徵羽; 五时:春夏秋冬四季和中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五臭:焦香焦腥膻腐。这五对关系互相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最早见于伏羲氏所作的《易》: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上古时期人们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现日月的运行,昼夜的交替,四季的轮回,草木的枯荣是有规律的,把这些规律概括为“五行”并加以运用和推广来指导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这就是最早的五行学说。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五行必须阴阳协调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转状态。五行之间存在着生与克的关系: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入地化为金水; 水生木,因为水源充足而树木得养; 木生火,因为树木燃着可生出火焰; 火生土,因为烈火可以焚烧泥土使之变化成熟土; 土生金,因为成土的物质有金的存在。此为五行相生次序。 金克木,因为金属可以斩断树木; 木克土,因为树根扎根土地吸取滋养; 土克水,因为盛土可以止住水流; 水克火,因为水可以熄灭燃烧的火; 火克金,因为烈火可以熔化坚固的金锭。这是五行相克的次序。 五行相生同时也有相克,五行之中任何一行过于强盛都会导致其相反一行的衰弱,如果这一行遭到严重破坏就会引起整个五行的紊乱,所以我们要注意克制和防止五行过旺或衰败。
三、汉字中五行的特性 中国汉字是由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每个汉字的偏旁部首都是单一的图形结构,但是不同的偏旁部首组成相同的字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思和性格,这是因为不同形状的字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比如同样一个“水”字,用三点水组成的就是河川湖泊等具有流动性的水,用两点水组成的则是冰寒的意思等等……这些偏旁部首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成千上万种字形,形成了千千万万个意义相同,气质迥异的文字。这些文字在五行属性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由于古人对于天地自然的探究,使得他们发现了五行的存在并将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去,于是就有了五行相生的道理,以及五行之间的克制法则。中国汉字也是由简单的线条构成的,当这些线条形成汉字再组成词组或者句子的时候也同样遵循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所以,有些汉字天生就有其特定的五行属性,因此我们在起名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八字喜用的吉祥汉字。
四、常见姓氏的五行为何与名字不匹配的原因 在我们起名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姓氏的五行属性和名字五行的相生相克出现了问题而导致孩子的一生坎坷不平,事业不顺婚姻破裂财运不佳等问题。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所选汉字本身的五行上出了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知道,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而这些偏旁部首往往对应的就是五行的某一属性。但是由于古代汉字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各个朝代的书写方法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同一偏旁在不同的年代所代表的五行属性会完全不同。以王姓为例: 王属土 王旁属土 王字旁属火 大王旁属金 而李姓的偏旁却只有一个“子”,这个子的笔画数在五格剖象法中是13画,按照五行数理来说属于火。可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繁体版的李字却是七划,也就是说现在的李字中间的一竖已经被简化掉了,这样就会导致李的字形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火字旁变成了木字旁,从而也就导致了李的五行属性的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姓名学大师在为孩子取名的时候都会特别强调一定要使用繁体的字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姓氏的五行与名字的五行相匹配使名字达到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