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五行属什么?
1、《中国姓氏大全》载,“夏代有同姓诸侯叫斟(zīn)氏”。后斟族部分族人加入夏王麾下,当了大官,称司珍氏;有的随夏王南迁到今河南洛阳县西南一带定居,仍以斟为氏。由于“珍”、“真”二字在古代通用,所以司珍氏又变成了司真氏或真氏 2、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大夫名叫司龙,是宋闵公手下的得力大臣。他的后代子孙中有些人便继承了司龙的姓,称司龙氏,后来又省去了“司”字,简称为龙氏了。
3、据史籍《姓苑》记载:春秋时,楚国有贵族食采于斯,其后裔以其邑名为姓。该支斯氏最初系出芈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祝融之孙吴回氏之后,属于以居地名称为氏。
4、隋末唐初有大将尉迟恭(原名尉迟朗),在灭徐世绩和窦建德的战役中屡立战功。他是突厥人,本名尉迟端,因其父尉迟昂与晋阳宫侍卫将军李靖交厚而义结金兰,并将次子李靖过继给尉迟家为嗣,故李靖又叫尉迟恭。李靖归顺唐朝以后,将尉迟恭也带过来,拜为右三统军,赐姓名封爵,并受命攻灭辅公祏叛乱势力。此后,尉迟恭因战功卓著而被封为鄂国公。
5、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区分“朱”“褚”两个字的写法,下令在全国所有公文上都要将“褚”改作“楚”字来书写。于是,一些原来姓朱的官员,也都纷纷改为楚姓,以此与原姓氏相区别。
6、宋朝末年,元兵南下,江淮间许多汉民为逃避元兵的屠杀,纷纷改名换姓,以躲避敌人的追杀。其中有一大批人因惧怕元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把原来的刘、赵等姓改成“楚”氏。这样,就形成了楚姓的一支。
7、清朝初期,满族人的汉化程度很高。清政府规定八旗子弟一律要取汉字姓。当时很多八旗子弟便把自己的姓氏“富察”改为谐音的“富”姓或者“傅”姓。但也有一些族人没有改变姓氏,而是根据自己的姓氏特点,分别加了一个“山”字旁,成了“富善”或者“傅善”两姓,表示祖先的品德高尚,一直流传了下来。
8、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北齐代替了东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后来,北齐被北周所灭。北周大将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建立隋朝,结果失败被杀。尉迟迥本是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其祖父拓跋悉婆曾担任南朝梁将领,因而随从父祖被南朝赐姓尉迟氏。尉迟迥之子尉迟惇、尉迟彦及孙子尉迟崇等均被封为公爵,成为隋朝贵族。由于“尉迟迥”一词中蕴含着“有终无始”的含义,为了避免这样的不祥,尉迟崇的子孙均改单姓尉迟为尉迟氏,世代相传至今
9.西汉时期的匈奴贵族就有部分人因为投降汉朝而获得了赐姓,比如乌维单于的儿子甘延寿就受赐姓为“卫”,汉武帝还赐给他“冠军侯”的称号。到了东汉年间,他又被皇帝提拔任西域都护府的指挥官,也就是新疆地区的最高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