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有几个奥运冠军?

麦格敏麦格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今天我们的奥运健儿在战场斩金夺银,明天他们就是栋梁之材,活跃在我们的城市、乡村,他们的将来充满希冀!”昨日,市体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市民朋友郑重承诺,未来两年,我市还会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助力湖州跻身全国十佳“最美城市”行列。

为扎实推动“足球梦想、奥运梦想”万人培育计划,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局、市旅游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交委、市建设委等9个部门,并联合市体育总会、市篮排球协会、市足管中心、市游泳中心、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市网球中心6个单项体育协会,共同推行“1个足球、3大体育课、4大俱乐部”等惠及全民的“134”全民健身计划。

市篮球运动协会也发布,下半年,市篮协将在全市范围内举办U12、U14男、女篮球比赛,并拟定在长兴举办市级青少年篮球赛事,通过打造丰富的青少年篮球赛事品牌,扩大篮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积极推进“134”全民健身计划。据悉,“134”全民健身计划即创建1个篮球、足球、橄榄球青少年俱乐部;策划3大青少年体育体育活动;实施4项青少年体育关爱工程。

同时,市体育局还公布了“985奥运计划”与“2345奥运规划”。市体育局局长陈明介绍说,“985奥运计划”就是建立“985”资源融合的奥运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整合教育、体育等9个部门“9”大资源,聚合15所省一级特色学校和10所市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5”名优势运动员,集中时间在校内外进行分类别、多项目、宽领域的专业训练,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确保项目发展均衡性,提升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2345奥运规划”,就是搭建“两级”竞赛培养平台,建立小学、中学两级竞赛培养体制机制;完善“三类”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体能、技能、知识“3种教学”,在小学阶段落实“健康第一”,加强“体教结合”,拓宽“校企合作”,实现“人人有为”;建立小学、初中、高中“直通车”,实现高中、大学无缝对接。建设“四大”基地,即建设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反兴奋剂教育活动和青少年俱乐部四大训练阵地;组建一支专业化体育教练员队伍,每名专业教练培养、指导1-2名优秀后备人才。

当被问及如何保障体育人才的输送,以及确保体育人才不会浪费在大学期间,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朱仁斌坦言,为了做到体育育才与大学成才无缝对接,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将享受与全日制普通中学学生同等的就学待遇,其学习课程除文化课外,还根据实际,编设相应的球类课程和实践指导课程。成绩全面发展的学生,亦可兼修其他专业。

同时,市体育运动学校积极与内地有关大学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合作与交流,畅通学生高校升学渠道。市体育运动学校今年有50人参加中考,45人被省重点高中湖州中学、长兴中学等录取,本科录取率超70%。2011年市体育运动学校与南京体育学院联合举办“南京体育学院湖州校区”,实行四年制中专教育和两年制大学教育相结合,“3+2”中高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湖州市职业体育学校在册学生71人,毕业30人。2014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中强调,体育传统项目和运动后备人才基地应坚持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相结合,保证体育锻炼时间,提高训练质量。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2015年,市体育运动学校将改旧貌迎新生。市体校训练场所的迁建也即将开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