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是贷款么?
金融,其实是对“资源”(资金和信息)的优化配置。 所谓金融消费,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生活目标而进行的各种与钱相关的活动——当然,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实现了资金的合理流动,从而让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消费确实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贷款”——因为不论你是用来买房、买车,还是旅游或者留学,只要你花钱了,你就必然从别人手中借贷了相应价值的钱款并为此付出相应的成本;同样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会由此增加对相同数额的资金借贷。只不过在这里,我们通常把“借贷”换成“融资”或“投资”罢了。
不过,如果仅仅这样来理解金融消费显然是不够的。毕竟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需要“支付费用”的场景,但并非所有的场景都与我们“贷款”有关——“付定金”“交首付”“提前支取”和“赎楼”就不属于贷款,但他们也是我们在“消费”“投资和理财”时所必须支付的费用。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现在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打着“小额贷”和“P2P”的旗号,以所谓的“高效”“灵活”以及“低息”为卖点吸引大众借款,因此有必要在这里给大家澄清一下其中的误区:并不是只有银行放款的贷款才算真正的信贷产品!事实上,市面上各种替客户办理短期融资和理财咨询的公司,只要是根据客户的金融需求设计制定符合其身份、资质且明确期限和利率的各类“金融服务方案”,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能严格按协议完成相关义务,那么它们就是在做“金融消费”的业务!尽管这些公司的业务大多是由线下转到线上,但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服务模式,只要满足了上述条件,就应该算是正规的金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