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第几次助残日?
3.9亿残疾人,占世界残疾人总数20% 今年5月16日是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关爱残疾儿童健康成长”。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共有残疾人8997万,占总人口的6.34%;0-6岁残疾儿童约有147.6万,7-14岁的残疾少儿约34万。
该负责人称,目前我国有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五类残障人士。其中,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占据了绝大多数,分别占到全部残疾人的33%和15%。 “作为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每年举行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对于团结所有力量关心帮助残疾人群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各项惠残政策,通过普及盲文、手语等,不断缩小残疾人与社会正常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努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多种举措,为残疾人生活和社会参与营造了更好条件。 在教育方面,我国对残疾儿童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除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以外,在高等教育阶段,残联还联合教育部门制定了高校贫困残疾学生助学金制度,对残疾学生给予补助。
同时,为了让残疾学生们能够更顺畅地融入社会,有关部门还陆续出台一系列扶助措施,如组织残疾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建立求职档案等,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但是,这位负责人也坦言,尽管我国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但残疾人的发展总体还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很大。比如,在我国现有残疾儿童中,约有10%的手脚残疾孩子是因为出生的时候被误断掌骨而造成终生残疾的。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来自偏远山区,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又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在婴儿时期出现失误。 该负责人称,类似这样的残疾儿童还有很多,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智商却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最终能达到的水平都不应受到太多的限制和影响。全社会更有责任关心和照顾这群特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