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的作用是什么?
丁香原产于亚洲东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岛屿,中国主要是引种栽培。丁香作为香料用,早在汉代就传入我国,至今约有2000年的栽种历史了。 《本草纲目》曾载:“丁香,其色丹;其香,得火则烈;其性大热”,“味辛,性温,无毒”“主温中,治噫气、吐逆、呕吐”……可见古人早就发现了丁香的这些特性:颜色赤红,香气浓烈且具有刺激性,药性热而升散,有暖胃散寒、止呕、消胀、祛湿的功效。
1. 胃寒呕吐 俗话说“十个孕妇九个寒”,怀孕期间,由于孕激素的影响,胃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量减少,加之孕期不良反应导致食欲下降,进食减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此时如果饮食不当,如过冷、过硬、过于辛辣等,就更易损伤脾胃,加剧早孕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在调养上应当特别注意胃部保暖,戒烟戒酒,少吃生冷食物,可多吃羊肉、红枣等温热之品,每日可用艾条灸脐部,以调节脾胃功能。 还可借助食疗方法来缓解孕早期不适。据古籍记载,丁香有防治恶阻(即恶心、呕吐)的作用。《泉州本草》中有这样的药方:“治恶阻:雄鸡一只,丁香三十粒。鸡洗净后,将丁香放入鸡腹内煮熟,趁热服食鸡肉。”现代研究也表明,丁香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可使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炎、胃溃疡的重要细菌)失去活性从而起到抗胃溃疡的作用。当出现恶心、呕吐时,可采用煎煮或浸泡的方法服用丁香,但要注意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食物。
2. 脾胃不和 中医认为,舌头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而且与口腔、咽喉、牙齿都有联系。舌体的各个部位与身体的多个脏腑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舌尖部对应的是心脏,舌边沿近舌尖处对应的是肺脏,舌中间部的根部对应的是脾脏,而舌根部的后部对应的是肾脏。
所以,观察舌象可以较直观地看到体内脏腑的病变信息。 如果脾胃不和,中医通过望诊就可以较容易地发现——患者的舌头边缘常有明显的齿痕,这就像衣服沾上水以后自然晾干所形成的褶皱,只不过是舌苔的“水痕”比正常舌头的“水痕”要更明显一些,这是脾虚湿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脾胃湿热比较突出,还可以表现为口苦口干并伴有口臭。对于此类情况,可取鲜丁香叶适量,洗净煎水,加少许食盐调味,当茶饮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