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天气最冷?
说到低温,大家第一印象中都是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极寒天气。 的确,在传统意义上这些地区是气温最低的地方——冬季漫长,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下;夏季短促,气温也不高. 但随着气候变暖,近年来我国的极端寒冷天气有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的趋势。在青藏高原以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多年不见的低温雨雪天气;而在更北的地区,甚至出现了高温晴热天气(如2019年6月西北、内蒙出现的40℃以上高温天气)。 这其实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地气象状况的新常态。 在气候学家看来,温度和降水都可以通过观测数据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预测,但是降雨的变量更多,更加复杂。所以通常只将气温作为因变量来分析,而将降水单独拿出来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变化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一个国家之一,建立了完备的观测网络,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对中国气候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之后,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气象变化吧!
首先来看高温天数,也就是气温高于某确定值的天数。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一直在上升,我国出现高温天的概率也在增大。 除了高温天,我们再来看看寒潮天气。对于我国而言,寒潮是一种典型的冷空气天气。当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寒潮了。 我们使用的温度标准是摄氏温度,但是人体的温度感受是与温标有关的。比如,以暖冬著称的江南没有使用热泵等人工增暖设备的居民就会明显觉得最近气温突然下降,非常寒冷,就是受到了寒潮影响的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在中国境内,来自北极的冷高压往往可以横扫南方多地,使得多地气温骤降。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强冷高压出现的频率正在逐步增加。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气环流如何影响中国冷暖气候,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不同气压场下高温天和寒潮天气的发生情况。他们发现,在高压控制区,无论是升温还是降温,发生的可能性都有增长,特别是在高原及周围区域,增幅最大。
可见,在高气压的影响下,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易形成高温,而东南地区则容易出现寒潮,导致气温骤降。在低压槽前后,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往往会出现阴雨天气。 而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因为受到地形的影响,往往是冷空气南下不能直接抵达,所以高温或者寒潮的出现往往会有一定间隔。
从整体上看,气温升高的可能性要高出现频很多,这说明气候变暖已经是铁打的事实,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早已现身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