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的天气有几种?
这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我们公司刚进行完 2019 年总结和 2020 年计划交流会(没错,就是天气影响了我人生的重要会议→_→)。 目前国内发布的天气预报主要有 4 种制作方法得出,分别是根据卫星云图、气象雷达资料确定降水区;根据地面观测资料,用图形显示方法,确定降水强度和降雨落区;用数值预报产品(比如 NCEP 再分析数据或 ECMWF 的 euro - top 预报警报)的格点化降水资料,计算 3h 内降水总量。上述三种方法的成果综合起来,最终获得 24 小时降雨量的结论。 而从 700 hPa 高度场的湿度差分图像和 850 hPa 风场图像可以判断低涡切变线位置,从而进一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内降雨区域和强度。另外有些网站或者 APP 会根据以往的规律,运用机器学习 or 人工智能等方法来预测天气,这方面我就不详细说了,反正我是不相信这些「黑科技」的.......
现在各气象部门都在推行业务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所以未来的天气变化会更精准、更快捷! PS:每次写这种科普文章的时候都担心专业度不够,因此特地找来了 中国气象局 官方出品的 《天气符号知多少》系列视频,以供学习(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