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乒乓球多球训练?

靳夫靳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8年7月,国球汇君在青岛某乒乓球俱乐部遇到一位神秘高手… 这位高手30出头年龄,人很腼腆,说话轻声细语,身体瘦削却力量很大,横板正手攻球威力无穷,发球有侧旋、下旋,接发球能抓拉冲,反手相持能力也很强。 最神奇的是他的多球训练水平!

国球汇君跟他对练时,他能够连续不停做多球,一直打到最后没力气。而且,他还能根据不同对手的特点来制定战术,比如对方回球比较快时,他就增加自己的推挡次数;当对手回球比较慢时,他就增加自己的攻球力度和频度……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乒乓球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停留在单一技术动作的层面,而是能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

跟这样的人打球,绝对是一种享受。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优秀的乒乓人才,当年却是被中国兵乒球队给淘汰掉的… 这位高手叫李平,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山东大汉,身高1米9,体重接近200斤。

李平小时候并没有打乒乓球的基础,上小学的时候,他连乒乓球拍都拿不稳。让他走上乒乓球之路的,是他的一位高中老师,这位老师非常喜欢乒乓球,经常在课余时间教学生们打乒乓球,李平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了这项运动。

李平的乒乓球天赋很快得到体现,刚刚进入高三,李平就被选入江苏省队集训,随后又转到国家队集训。不过,李平进入国家队后,并没能拿到奥运会、世锦赛等顶级赛事的入场券,遗憾退出国家队回到江苏队。

回到江苏队的李平,由于缺乏上场机会,心情非常抑郁。这时候,是乒乓球拯救了他,李平说,那个时候他的生活除了乒乓球之外,没有任何消遣活动,每天都泡在乒乓球馆里,“有时候早上起来去打球,打完球回来吃午饭,下午继续打,一直到晚上吃晚饭。”

后来,李平离开江苏队,到了青岛一所大学就读,并留在该校任教,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离开了乒乓球,但他始终没有放下过乒乓球技能,依旧坚持着练习基本功。 机缘巧合之下,李平被推荐到《乒乓球世界》杂志社担任编辑,正式成为了一名乒乓球职业选手。

在《乒乓球世界》杂志社任职期间,李平重新开始了他的运动员生涯,并多次在国内比赛中斩获银牌、铜牌。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李平作为替补队员参加比赛。 如今,李平已经退役,生活在青岛。如果有喜欢乒乓球的球迷朋友想要去跟他学习技巧的话,可以直接搜索“李平 乒乓球”就能找到哦~

傅雨可傅雨可优质答主

多球训练亦称车轮战、无间隔连续对拉或多球对拉,是用以检验和督促运动员对抗无谓失误,并强化和规范其技术动作的有效训练方法。

多球对抗训练,主要是利用运动员的相持能力,以不落地为单位进行持续性的喂多球练习。相持练习的对方面可以是教练员,也可以是运动员。对练中,击球方每失误一球,教练员(或运动员)立即喂下一板球。击球方则力争在规定回合内,不出现3—5板的无谓失误。

多球训练以检验为主,要求击球方在击球时,务必按照教练员的要求,对动作环节和技术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控,确保无技术差错,使击球方通过这种艰苦的对抗训练,达到强化技术、提高质量、检验稳定性的目的。多球对抗训练主要用来解决接发球抢攻和反手攻球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多球训练常与穿心球结合起来使用,用以强化击球方的落点控制。同时,还可以要求击球方在反手强拉连续对拉中,不出现3—5板的对角无谓失误,用以控制击球方的相持无谓失误和落点准确性,强化相持中的落点控制,以提高击球方落点变化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此外,还可通过多球训练,用以增加击球方反手强拉的板数,提高反手拉球的质量,完善击球方的反手进攻,弥补其反手位的不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