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山向五行属什么?
24山向,是按阴阳五行划分山地地形而得的名字。 把地球表面按经线平均分成24等份,每15度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交点的坐标,就是一山的坐标,每个坐标点都有个名字的。 把这些山的名字连起来,就是“子午线”(东西向)和“卯酉线”(南北向)两条轴线。
这两条轴线上各取7.85度的一个节点(即一个山向),总共56个。 其中,子午线上的39个节点属阳,命名为子午向;卯酉线上的16个节点属阴,命名为卯酉向。 另有一条叫“壬申线”,就是把所有山的坐标点按顺序连接而成的直线。这条线把整个地图分成了两个部分。 在“壬申线”西边的所有山脉、山峰的座标都属阳,命名为壬申向。 “壬申线”在东方的一段被称为“辰戌线”,它的东端有两个特殊的山头,因位于农历每月初七或十八日辰时(早上7时至9时)升起,又称“斗杓”,又因其状如拱月,故名“辰戌拱月”,属于“辰戌向”。
上述56个节点的坐标中,有八个特殊节点,它们所在的坐向,分别被称为“正针”“附针”“中针”“缝针”等,合称“罗盘八针”。 这八个字,是古代相地术的核心术语,现代地理学已经很少用了。不过,这些山向名称至今仍被用作地名。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县城以上规模的城市,都有一个“正南正北”的道路命名传统。
这样的街路命名方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极为罕见,它暗示了我国传统地理学的强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