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可以上市吗?
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这个概念是比尔·盖茨在1995年提出的,他描述道“一个社会企业家是一个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社会价值的商人”。 社会企业的概念很快得到发展并普及开来,并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所采用和认可。根据美国慈善委员会(The Council on Foundations)的定义,社会企业是在一个经济上可持续的组织基础上运作,其商业模式建立在可盈利的基础上,并且能够为社会问题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些组织通过提供服务、产品或基础设施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从而带来收入。尽管有些社会企业的目标受众很广,但大多数的社会企业都围绕某一特定人群提供服务。
目前在美国有超过30万的商业实体被归类为社会组织或者社会企业,它们每年产生约87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些组织的雇员超过23万人,间接创造了146多万个工作岗位。 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如何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呢?简单来说要跨越这五个阶段:
1.想法的诞生与启动阶段的尝试;
2.克服成长时期的障碍并实现平稳的增长;
3.寻找合适的资本结构,实现资金的平衡;
4.制定长期战略,拓宽业务规模;
5.开展对外合作,构建协同效应。
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需要创业者有充足的准备和耐心的等待才能最终成功。以创富为目标的年轻创业者尤其应该认真思考上述问题的答案。 对于那些希望建立社会企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社会企业并不是穷人的生意或是只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人设立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人的思维方式——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然后开创一个市场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任何拥有创业精神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这种思维方式。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着手去解决。
当然,社会企业家并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企业家。他们通常更注重商业决策的社会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社会责任。他们也比一般的企业更重视市场的反应,努力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来实现利润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