娸属于五行属什么?
“雎”字五行到底属什么,一直争论不休,今天看了《康熙字典》,终于有个定论了。 《说文解字·言部》:“雎,君子也。从言隹声。读若居。” 清·段玉裁注:“今人谓美男曰雎然,盖本于此。” 又注:“《庄子·秋水篇》注‘鯈’作‘雎’。……则此字古今字也。” 也就是说,“雎”在古代是表示“美好、美妙”的意思。读ju(追)音,比如“雎鸠”(诗经·小雅·黄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等。
《庄子·秋水篇》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中的“鯈”,就是“ju(追)”的通假字。 到了明朝,人们把“ju(追)”发成“jue(倔)”,于是出现了“雎鸠”的“雎”字。
《明儒学案》中有:“问‘睢’字出处。先生(王阳明)云:‘《集韵》以睢训鸠,自是旁音。’”“亦作‘雎’(《易禅》)。” “ju(追)”或“jue(倔)”都是翘舌音,而“cui(崔)”是平舌音,古人很讲究发音的,不会犯低级的文字错误。所以,“雎”应该发音为“ju(追)”,而非“cui(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