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橡胶引进中国?
1876年,一个美国人把橡胶种子带入中国; 1904年,在福建泉州地区栽培成功; 1935年,云南引入种植; 目前我国的橡胶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海南等地。 这个美国人的名字叫做裴顿(Peaton),是一个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年轻的化学博士。他来到中国的目的是寻找制麻的原料——蓖麻,结果在中国南方发现了这种神奇的橡胶植物。 中国古代就有关于橡胶的记载,称之为“木犀草”,但是并没有加以利用。宋代时,这种草被移至民间,用来擦皮鞋,或者做防雨布和防水鞋袜。
法国人是第一个开始大面积种植橡胶的西方人,他们在东南亚和印支半岛建立了自己的橡胶园。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马来亚建立了自己的橡胶园,并鼓励自己的殖民地人民种植这种经济作物。 在中国,军阀吴佩孚曾投资建立自己的橡胶厂,希望借此致富。 但是最大的橡胶产业还是在亚洲,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比如,1929年时,锡兰(今斯里兰卡)的橡胶种植面积就达14.7万英亩,产量高达23.9万吨,出口量更是达到了35.4万吨。占世界天然橡胶产量的四分之一强。
二战时期,泰国是日本的战利品,它的40%的橡胶种植园被日本占领,用来满足军用轮胎的需要。 与此同时,东南亚其它地方的橡胶也被日本人控制。 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和欧洲也加大了橡胶的采伐力度,其中美国就增加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来种植橡胶。 如今,全球近一半的橡胶生产能力被少数几个国家所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