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是五行什么属性?
“娜”字笔画数为9,根据姓名学理论,其五行为火。 古代将“娜”字字义解释为“舞姿轻盈如燕”,今天的人多将其引申为苗条美好之意。其实,从字形上看,这恰恰反映了这个字的本义——舞蹈。 《说文》中有言:“娜,舞姿轻盈。”段玉裁注云:“尼,古文作娜。”可见“娜”字的古文字形确实像一个人正在翩翩起舞。 《广韵·贺韵》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娜,女字。”“娜”字的形体演变也印证了这一点。
当然,后来的人们逐渐忽略掉了这个字的本义,而把它当作一个单纯表示姓和名的文字来使用了。 五格剖象法认为,人的名字是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分别是姓、名、字、号、别称。其中,姓和名是最常为人所了解的。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避难,到处流浪,途中又饿又渴,昏倒在草地上。这时,正好有一位名叫介子的宦官出来寻找重耳,终于将他唤醒。此时,重耳的粮食已经吃光,便把自己的鞋子拿出来煮了充饥。于是,重耳为了纪念这一“历险”,就把自己的姓氏由“姬”改为“晋”,把这次历险中的地名“介”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固定下来。所以,后来的中国人称呼他时,就要连呼他的姓和名了——“晋”加“介子”就是“晋介子重耳”。五格法的创立者熊英正据此总结出起名字的规则: “晋”字五行属木;“介”字五行属土;“子”字五行属水;“重”字五行属火;“耳”字五行属金。 所以,重耳这个名字的总笔画数应该是9+8+3+14+20=63,五行的总性质则是木生火,土生金,水生木。根据相生相克的道理,名字最后得出的整体性质就应该是火。重耳这个名字的五行属性就是这样得来的。 而娜的名字五行则与此不同。因为五格剖象法认为,人名的五行并不是简单的字面意义的组合相加,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所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娜”字,它的五行也不是“火”——尽管这个名字的总笔画数是9。
那么,为什么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娜”字会有不同的五行呢?这是因为“娜”字的五笔字形分析的结果。 五格法的书写顺序是这样的:先写横折钩(第四笔),再写中间竖(第二笔),然后写左右两个“乂”(第一笔和最后一笔)。这样,一个“娜”字就完成了。 根据五格法的原理,每个字都有一到多个“根”,它们分别对应着该字的部首或者笔画。比如,“树”字的“木”即为该字的“根”;而“京”字的“丶”也就是该字的“根”。
这些“根”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确定该字的五行。因为汉字都是象形文字,一个字往往代表某种具体的事物,所以“根”所在的部位通常就能反映该字的五行。比如“一”字,它的“根”在部首“丿”的最下端,因此“一”字五行属水;而“二”字,因为“丨”是中空且有竖画的,所以“二”字五行属木。 “娜”字一共有九笔,因此它就共有九个“根”——五笔中的一笔算作一个“根”。从这九个“根”所在的位置来看,前四个“根”都在中间两竖上面,属土;后五个“根”都在两边,属火。而且四土包围着火,火被土紧紧地包裹着,即所谓的“明土暗火”,由此可以确认,“娜”字的五行应为土,因为土能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