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属什么五行?
一,先讲下什么是五行的本义 五行的本义是形容天地之气的运行状态和状态的五种形态 木火土金水依次代表五种运动状态/方向(顺时针):生长——炎热——化育——蓄藏; 木火土金水依次对应自然界五种基本物质(也是五种元素):植物——热体——固体——液体; 所以五行的本义不是相生相克,而是五种运动状态、方向和对应的自然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二,再来讲一下为什么五行中的“行”字在后世变成了“生”的义项 《说文解名》中对行走的解释为“人之脚步动也” 所以五行用在这里描述的是五种物体的活动状态或者运动的规律,而不是指五种物体本身具有的生克功能。
而古人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喜欢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抽象成一种模式去理解,这种模式就是所谓的规律,所以五行用来描述五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其实就暗含了它们之间互相转换的规律。 而这种转换规律正是中国阴阳家所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 三,最后讲讲为什么要拿“金”“木”“水”“火”“土”来象征宇宙的运动状态 中国古代的哲学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属性共同构成的一种混沌状态(即太极图上的白色部分),然后由这种混沌状态逐渐分离形成了世间万物(白色逐渐变成黑色),而这个过程被比喻为水蒸气遇冷后形成云雾的过程,这个过程被比喻为“云”到“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木到火的转化,所以木代表了阳气的上升和阴气的下降,火代表阳气最盛的状态(此时阴气开始转化为阳气),那么阴气的上升和阳气的下降就被比喻成了水的下行,于是五行中又出现了水和火的变化,而水火的结合产生了大地,所以五行中还出现了一个土生金的转化…… 四,讲了这么多,我们终于明白了五行是什么了 “五行”其实就是古代人们通过观察世界得到的关于自然界的五种运动状态、方向的规律,而这种规律最终又被人们发现可以用在古代哲学的解释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