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旺土是什么意思?
所谓“五行为何物”指的是五行在自然界的代表,古人通过感知把自然界中的事物抽象概括为五行来描述自然的规律和现象。 因此,“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自然界事物的抽象代表,而非现实事物的具体指代(比如:水是液体)。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古人根据自然界中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来的,用于解释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趋势的法则。
例如:“土生金”——土是金的来源;“金生水”——金溶于水可以转化为液态——这是古人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 如果我们按照古人的方法去认识自然界的事物会发现一个特点:当某种事物发展到极点的时候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或者叫“盛极而衰”。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土”视为“母亲”的话,那么土的“儿子”就是“金”。土旺盛了就能生出金,土弱了就生不出金了甚至会导致金枯竭。反过来也是如此。这种关系就叫做相生或相乘。 所以古人又提出了“制化”的概念,用来协调五行之间的力量平衡使整个自然界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
“五行为何物”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古人只是取象类比的方式将一些事物划分为五行而已,这些划分并没有遵循严格的分类标准所以会出现同一件事物被分在不同五行的情况。而且古人也说过“五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的”这样的话。也就是说现在的五行为什么物已经和古代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