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传奇结局是什么?
后人对于吕不韦评价褒贬不一,褒者着意于其“建功立业”的伟绩;贬者着眼于“操宦竖之术”的阴谋。吕不韦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作为战国末期政治舞台上一个最重要而又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吕不韦最后的结局也是非常地富有传奇色彩!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的年事慢慢大了,吕不韦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秦王政身边的一些人开始逐渐对吕不韦的权力开始不满,吕不韦也因为此事而产生了“惧”。当时的韩国派水工郑国来到秦国修水利,以消耗秦国的实力,这件事被发觉了。
秦王政因此而下令驱逐一切外来的客卿。虽然李斯上书而使秦王政改变了主意,但秦王政还是从此逐渐开始疏远吕不韦。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秦王政赐废太后,吕不韦的权势也因此而渐渐倾危。
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王开始自行处理朝政,所有奏事不必再禀吕不韦,甚至连公卿有罪,吕不韦都无权过问。吕不韦已失去相邦之实。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吕不韦被罢相,回到封地。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发兵灭赵,被秦军所包围的赵公子成请降,要求秦王政请吕不韦来处理这件事,秦王政答应了。
吕不韦来到邯郸,赵公子喜大杀吕不韦。邯郸之民听说吕不韦被杀,发兵叛秦,杀秦将,秦王政发兵镇压邯郸。吕不韦被杀的消息传到咸阳,秦王政觉得这是吕不韦想以此来掩盖自己罪行的一种形式,并且吕不韦还跟嫪毐勾结在一起。吕不韦的部属也都因此而受到牵连。秦王政乃令吕不韦迁蜀郡(一说吕不韦死在邯郸)。吕不韦行至关所,饮鸩(毒酒)自杀。
当然,关于吕不韦“饮鸩自杀”的说法也有待进一步考证。1942年,长沙东郊的子弹库楚墓中出土了一件战国楚帛书,书中记述了“长沙国变”的阴谋中关键人物的历史命运,其中有这样一条:“吕不韦归蜀郡,自食其子及肉,后三年病死。”
对于这则材料,专家们意见不一。有些学者认为这是“饮鸩自杀”一说的佐证。但也有些学者认为,此条史料,说明吕不韦是病死的,而不是自杀的,而且死于蜀郡徙所。
至于“自食其子及肉”的解释也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前文“将烹”的注解,即吕不韦真的被烹成了肉粥,在蜀郡就被消化掉了。有的学者则认为,吕不韦在“归蜀”的途中经过郢陈陈侯的封地,陈侯将之扣留。吕不韦为了活命,不惜将自己的儿子作为礼物进献给陈侯,最终被陈侯“自食其子及肉”。
由此可见,关于吕不韦的结局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