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如何上市?
根据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情况,除了新三板外,其他的市场都实行的是核准制而不是注册制,也就是说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必须符合证监会的审核标准才能发行股票;而新三板则是试行注册制,在新三板挂牌的条件相对要宽松一些。 那么是否意味着企业只要改制为股份公司就能直接申请到证监会审核并成功发行上市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企业要实现首发上市的目标,首先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能否发得成(能否通过证监会审核)的问题,第二个是发了以后能不能够卖得掉(能不能实现顺利发行)的问题。
我们以前讲IPO的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启动、准备、申报、反馈回复、发行与挂牌。现在加上一个新三板,就变成了六个阶段了。虽然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具体的工作可以去做,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做好是否发得成以及发了以后能不能卖掉的判断与决策。
所谓“是否发得成”,也就是是否能够通过证券会审核或上市交易是否符合监管要求,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具备发行的条件,即所拟发行上市的相关文件资料是否完备并依法须经审批的项目是否取得相关许可。
如果企业经过审慎的评估,认为自己的财务等各指标符合相关的要求并且已经作好了迎接审查的准备,则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提交申报材料实施申报。
申报后能否获得审核通过并有希望顺利发行就取决于证监会对申报材料的审核结果。当然在这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监管层的审核思路,并尽可能做到与监管层的思想吻合,这样才能提升审核通过的机遇。
在发行与挂牌这一步骤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定价是否合理,是否能实现充分发行。因为一旦定价出现偏差或者发行不充分,就会对今后的上市运行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对于中小创的企业尤其应该注意融资的效率,尽量避免由于过度炒作引起的股价上升,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