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分几个等级?

吕增辉吕增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我有权回答! 以前,气象部门的预报员发布天气预报时,有“准”字头的只有两个预测准确度等级的描述,即: “准(1)”表示“24小时内降雨量≤3毫米的机会不超过10%;或者近30天内出现过≥5毫米的降雨机会不超过20%”; “准(2)”表述为“24小时内降雨量>3毫米且<7.5毫米的机会不超过15%;或近30天内出现过≥7.5毫米的降雨机会不超过30%”; 一个“准”字表明发布的预报数值是经过严密计算的,不是估计的可能值、也不是近似值;并且给出了计算概率的方法和具体数值。 比如,北京某气象台在某个时段发出这样的消息—— 北京地区明天有雨(60%),后天有小雨转晴(40%)。 从9点开始,到第二天的10点,一共过了12个小时,这样,从第13个小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新的天气形势进行补充或更新。

如果在第13小时之后,原来的预测仍然有效,那么,气象台应该用“准”字对原预测作出定性解释: 北京今天仍有雨(60%),明天继续(40%)…… 在实际的天气预报工作中,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这种手工方法已经很少使用了。 但是,“准”是判断一个天气预报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了“准”才能谈得上适时(发得早了或晚了都叫“适时”吗?)、精细(一个城市一天内不同时间的天气变化能有多细致?——这取决于提供资料的时间间隔和作预测所用的模型的分辨率)、专业化(对于同一个目标,不同业务部门所使用的专业术语未必一致,所以,当其他专业人员的预测结果与你的预测结果相同时,请不要惊讶)。

至于精确,那是另一个层次上的要求了。 目前,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新兴,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竺岢成竺岢成优质答主

根据发布的天气预警信号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四级,用颜色表示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颜色越重,表明天气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交通及生产活动等影

响和危害程度就越严重,公众及有关单位也应该越来越重视。

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天气现象, 有不同的预警信号, 所以在各个地区,各种天气的预警信号也不尽相同,以广东为例,就有台风、暴雨、冷空气、高温、雷雨大风、雷电、冰雹、大雾、大风、干旱、森林火险等14个种类的预警信号。

蓝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可能出现某种颜色相对应的天气,可能对生活、交通及生产等有一定影响,请做好防范准备。

黄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将可能出现某种颜色相对应的天气,可能较大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请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橙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将很可能会出现某种颜色相对应的天气,并且可能已经或者将要出现一定的危害,请尽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