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丙,太阳之火。辰,季春土,又为龙墓。《渊海子平》言:“丙丁火,喜戌亥木生之,若生于春季月令,而土盛者,非贫即夭” 丙火是阳火,热情奔放,喜欢展现自己,所以最喜欢甲木作为自己的“发榜之木”,甲木如朝廷,丙火如榜上提名的人。有了这个“发榜之木”,丙火才有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果甲木太旺了,那么丙火就“闷”住了,无法发挥其热量;反之,如果甲木弱,或者没有甲木,则丙火失去了依托,无根的火犹如飘蓬,再旺盛也成不了多大的气象。
其次,丙火还喜欢在己土月令(农历九月)和壬水月令(农历十月),因为九月土有金生,又有阳光照射,是土地最肥沃的时候,就像一块充满营养的土地,能让种子发芽,让树木成长;而十月霜降后,水是冻水,土是不流动的土,也就是死水,可以养鱼,但是不能栽种树木花卉。所以说,丙火最喜欢的月令是己酉、壬戌这两个。 至于你说的丙辰日,这个辰土是季春之土,属于木生之土,是有生机之土,所以用木没毛病。但是如果是在秋季,土金相生之时,那么土的性质就会偏燥,此时再用木就不太合适了,应该用火来润土。
古代命理家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符号分别配属于五 个不同的物事形态。这就是所谓“五 行十神”即:甲木、 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艮金、辛金;壬水、癸水。“五”是五个物事形态。 “行”是运动变化之意。 甲、乙木,丙、丁火等等,虽名称不同,实质上则为一“行”,同“行”必有相互的影响,而“行”与“行” 之间则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这种配属并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引申、类比、排演等逻辑方法推理而来的。甲、乙木者,何也?“木” 虽为一普通名词,但已暗寓其生命,如树木、木石、木讷就有本质的区别。“甲木”者,春季破土发芽的树木 也。春天阳气回升,雨水充沛,故新芽冲破冻土、阻石而萌发,如“甲”之状。因其水分充足,生长旺盛,故 命曰“乙木”。显然,“甲、乙木”是一类植物的两个不同阶段。“丙火” 者,谓如太阳一般光明、热烈、活跃的火焰。“丁火” 者,谓如灯烛一般内有灯油、外有灯芯,有“依附” 的火热。“戊土”者,春季雨水淋漓,土湿润松化,故命曰“戊土”。雨过天晴之后,地面渐干,土质坚硬,故命之曰“己土”。“坤、辛金” 即从矿藏中开采和冶炼的金属。此金有光泽,坚锐而不易损。“壬水癸水”与“丙火丁火”类似。
“五 行十神”中除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实物名称外,还把自然界中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特点,通过 甲乙丙丁等干支的阴阳属性赋予了“ 十神”。木和火是生发舒张的,为阳;土和水是凝聚收缩的,为阴;金可张可敛,故有“五金不定其性”之说。
“十神” 都被赋予了生命,所以每“神”都有所生、 所克和生我、克我者。这被“河图、洛书、八卦”所规范。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 克木。它们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和属性,同时,也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制约因素。“五 行”有顺行相生和逆行相克的运动规律。相生之道为滋养、辅助、缔结、促进;相克之道为约束、禁止、克制、防 护。两者配合制约,构成了一个自然界的运动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