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是五行属哪个?
“五音”对应“五行”,“五季”对应“五方”,“五味”对应“五脏”,“五气”对应“五容”,那“五常”对应的又是什么? 《尚书·洪范》中说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把“五行的每一行配上五色、五味、五声、五数等,合称“五德”或“五常”(参见“五行”)。 在五行的每一行中,又各取其属性相对应的物象,配属方位,形成“五方”(东南西北中);取其对应的季节,形成“五季”(春夏秋冬暑);取其对应的音律,形成“五音”(宫商角徵羽)。
由“五方”、“五季”和“五音”,再配合“五脏”和“五官”,最终形成了中医所说的望闻问切中的“视、听、问、切”,从而完成了对疾病的诊断。 那么,“五常”对应的又是哪些呢? 孔子曾在《论语·阳货》中说,“君子之道,花言巧语不行,妄作谣言不来,力作乱为之,奸邪之事不干,与人交往有节度,言行要有准绳,这样才称得上是‘文质彬彬’的君子!” 这里的“彬彬”是指一个很有教养的人,文质兼备,举止得体。而能到达这个境界的,必定是人外在与内在都符合“礼”的要求的。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了。因此可以说“文质彬彬”就是君子的外在表现——“形”的方面。
同理,“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便是孔夫子心目中的“五常”了。它们代表着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 所以,从“形”的层面来看,一个有教养的人,会具备上述的这些物质基础——衣、冠、仪态等。 而从“神”的层面来看,具有“五常”之人,必定是一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因为,一个人若没有信仰,那他无论信什么,总之是没有信仰者。没有了信仰,人的精神就失去了最后的支柱。人生也就没有了向导。这样人的内心就会迷茫、空虚、痛苦。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